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庸碌一年

眨眼之間,2009年就在30分鐘後過去,這12個月也真卻沒有甚麼實感,我對於在日期上將會寫上2010的不協調感也沒有甚麼準備。筆者並非甚麼大人物,只是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學生哥一名。儘管如此,我也是「我」自己這部電影的主角,亦以自己作為導演編寫著自己的歷史。

總結這年來說,其實還發生了不少事,說轟烈不轟烈、說是容易被遺忘的,卻也不是。就是那種浮浮沉沉,像在海灘邊緣上看見白白的膠袋一樣,似是而非,時侯像看見膠袋、時侯卻如水母般在不規則地浮沉。也就是這種沒有實感的感覺,令腦海深處想起了這年2009年的一月一日,筆者的921T在「M記」被爬走了,還真是不幸的開年。

往後來說也說不上有甚麼幸運的事,總是讓自己在每天都有事幹、別讓自己停下來,感覺上只要停下來,動力引擎便急速冷卻,再也找不到再起動的能量。因此每天總迫著自己要經常上課、補習、踢球、甚至是一些群體活動。歸究下來,這也活動最終也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完結後總是沒有甚麼實感、也沒有甚麼知識進到腦去。這也許就是資質的問題。

一年下來,說是庸碌,但也是我這十九年來最勤奮的一年,無論是讀書、看書,甚至是關心政治等等。以前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坐下來看著一本書超過三十分鐘,這年在自修室裡對著書本的時間動輒就是五、六個小時,還真是巨大的改變。

所以說,這DECADE的最後,應該不是事件的發生程度問題,是我自身的改變吧。

來年是命運之輪轉動的一年,2010,也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年,不單單是第二十年的人生,也是決定我未來何去何從的一年,讓自己從中成長的一年……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Darker than BLACK -黒の契約者-

很久以前記得為《Darker than BLACK》的第一季寫了一篇,但不知甚的找不到了。

說來這一季的黑變得像個大叔了,作為青年的溫文形象完全消去,還成功釣了個小loli (汗)。續上一集未完的故事,本季再在MI6和CIA之外加上了第三機關,再來一次TOKYO EXPLOSION。只是這次變成了"WORLD EXPLOSION",好像那些一般性的災難電影呢。一些被選中的人們乘上"方舟"跑到紫苑複製的新地球去。

這季的劇情其實簡單了不少,只是隱藏和不交待的部份變本加厲了,上季藉著琥珀時間倒流的能力多多少少能悟出了結局,而且節奏明快、劇裡氣氛保持一致,要理解應該不難。怎麼這季又重來一次一樣的玩法,感覺上就像將第一季的人物換了一遍然後重來似的。

而且那個叫蘇芳的小loli,感覺上就像某 少女英雄片的主角那般…… 「喝嚇!」然後用變身頸鍊變身似的。只是變出來的不是美少女戰士或是婚紗小天使之類的,而是抽出了一把又笨又鈍的超長來福槍,更是「無厘頭」地cosplay了一輪。

唯一保持了這套動畫本應有的氣氛的,就只有黑和御姐警察,說實話有點失望了。不過動畫的BGM和動作場面仍保持了一貫水準,OST應該挺能賣吧?

最最最後這十二集的結局就是,繼銀 (伊沙那美) 之後又有新的DOLL覺醒了,看樣子就是在新地球又再次無限輪迴的戰鬥吧。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寂寞先生


在這裡,我主要談論的不是歌手曹格的歌曲《寂寞先生》。只是純粹在聖誕之中玩弄一下自己的寂寞。

聖誕夜,我獨個兒走在平坦的鐵路邊緣上,無情寒風如貓爪般狠狠地刮打我的臉龐,夜幕成了液體一般打在身上、滲於體內,沉重的感覺頓時壓於頸後。路軌上沒有半架輕鐵,只傳來黑夜的鳴奏曲︰風打在樹上的沙沙聲、路邊廁所滴水的聲音、還有自己的呼吸聲音。

當人想起呼吸時,偶而間像啟動了「人手操作」的開關那般,由自己操控呼吸的頻率,有時卻不經意地忘了呼吸的方法,然後感到了氣門難受。

然後感到了這是寂寞。它不是夜幕,但正在一點一點的滲入心靈,侵蝕著、吞噬著。寂寞在挖空我的心靈。也許真的像曹格的《寂寞先生》那般︰我可以無所謂,寂寞卻一直掉眼淚。

實際上,所謂寂寞卻是一總無力感、脫力感,就像處於沒有實體的世界之中,眼前的一切,看得見,但五指盡伸卻只能不停的向黑暗伸延,甚麼也摸不到,在這世界之中,實正作為實體而佇立的就只有自己。那是寂寞吧。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尊嚴

有曰︰足球是全世界最能令人團結、感動的運動。
筆者對此深信不疑。

12月12日,東亞運足球項目決賽 — 香港 對 日本。身處於這片紅海之中,氣氛熾熱,助陣聲此起彼落,香港足球有多少幕?看見「陳七」追平日本隊的一刻,管對手是甚麼奧運隊、青年軍,難道不是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刻嗎?再看見本港新晉年輕鋼門葉鴻輝撲救十二碼,那是如痴如醉的一刻啊。這個1:1,又是多麼的得來不易啊?

不止場內,場外任何有電視的場所︰電器店、廣場、餐廳、酒樓,都堆滿了熱心的香港人。即使是小小的獎牌,能再讓公眾的燈光打到足球這項運動之上,已是任何一種大平價、一蚊雞所不能媲美矣。

據聞香港隊贏得大型綜合足球賽事已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更不是以「香港」的名義參賽。這個小小的東亞運金牌,實是香港足球「返生」的一大步。

而外間媒體在大肆炒熱港隊威武,紛紛登上A1頭版。其實筆者是非常開心的。作為熱愛足球的善長人士,筆者早已全身熱血奔騰、開通喉頭極限︰不要命地拼死撕喊助威。

但也有不少反高潮的份子在暗處捅刀︰他媽的AV國、泡菜國不過派些三、四線球員出來罷了。贏了有甚麼光彩?我曰︰香港足球基本上處於「零」發展之階段,若能在這種國際賽事上能打贏有完善青訓系統的亞洲足球大國,已是有奇跡也。更何況,港隊主要構成成員也是二十三歲以下的青年軍,何以特地製造反高潮呢?難道就要香港在萌起勢頭之勢即滅其火頭?香港的足球在你們一沉百踩之下,就可以追上日本、韓國了嗎?

開玩笑也有個限度,香港足球也需要尊嚴。將得來不易的事物不停地向上賦與更高位的來比較,將自己永遠踩在低位、不讓自信建立,輕易地否認別人的努力。這就是香港人「越大獲越快樂」的心態吧?「我那串魚旦掉下了一顆,我不要你給回我一顆,我要你掉下一顆才公平!」

反省一下吧!那些憤世嫉俗的傢伙。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反射

在自修室的環境中,四面皆壁、一片白色和淡黃色之間的配合,其實是讓人極不舒服的。在一個清風涼爽的午後,我從書堆的抬首望鐘,一片緋紅染紅了場中一點、以及後面的佈告板,陽光正從那緋紅之中反射而出,正眼視之則略感暈眩。

這不協調的感覺讓我不自然地放下手中的螢光筆、摘下廉價的h260耳機、闔上筆記,徐徐地站了起來,窺視那不協調的紅色。然而就在我走出數步時,紅光頓時消失。「不就是陽光反射了紅色的外牆罷?!」我突然像回復常態那樣錯愕一下,然後又徐徐回到坐位上。

最近果真是找不到甚麼短期目標,感覺一切都有一種距離似的,眼前的一切都在緩緩地褪色,觸覺在變得遲鈍、心靈也失落在不知道甚麼地方了 — 就像金耀基先生所說的 — 生活的熱情也許落在了房間的某個角落之中,對某種情感的憧憬也無限地接近零。這表示了神經有點失常了吧。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夢魘

我踏進足以裝進十五人的豪華的升降機之中,升降機之內僅有自己站在一角,那空間感給了我不滿的回響。徐徐上升到五十數樓,耳內正感受到它極速運行的摩打聲音。頃刻,門打開露出了五十三的金漆牌。在五十三樓之中我彷如迷宮探索一般緩緩掠過眾多房門,找到了那房間,按下門鈴。

門悄悄地打開了。幽暗的密室之中,散發著令人不安的煙味,電視在無意義地播放著台灣的愛情劇。房內有兩張白色的大床,梳妝台上凌亂地放著一些鈔票、幾支眼線筆。我環視四周,躊躇地抬起了腳步踏進房間內,站在身後的是一名身材姣好金髮美性。

我的心跳在不斷加速、語言在顫抖,彷彿在說著不熟識的語言般。不安感正急速膨脹。我靦腆地露出微笑、皮笑肉不笑。最終踏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四十五分鐘後,我踏出房門,噁心感覺在喉間湧上,馬上衝出了這令人窒息的地方。

爾後,那斷記憶揮之不去,不受自主的在腦海自動回放,縱使臉孔已經不再清晰、朦朧,我亦根本不想再記起那一段時間的事,但可恨的回放就是不停止,那令人作嘔的檸檬肥皂味道、煙味、口腔臭;電視、窗簾、不安感 …… 纏繞不絕,我嘗試以課堂麻醉自己,結果心不在焉,片段繼續以比電影更鮮明的方式播放。

晚上,輾轉反側,今夜看來睡不了吧。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Law Abiding Citizen》(奉公守法)

早排看了《2012》和《奉公守法》,但咎於《2012》只能作笑片看待,就此打住不談。《奉公守法》看到了親切的戰狼300主角,就唯好談一談了。

看著標題,還以為是甚麼法律英雄之類的片子,怎料入場一看,是套變態的犯罪片。主角作為「奉公守法的市民」(?) 被人干掉了妻子女兒,憤發報復。用了十年時間,終於智取殺人魔,更以私刑層之。這時筆者就馬上想了一想,貴為普通市民,竟有如此財力買起大工廠、工業器具、偷到警車和警察制服?好,暫時假設他是比較有錢的電機工人吧。

鬥智片段始段非常精彩,佈局精美,口中高喊著大義︰我要把整個腐爛的制度扳倒!。由中段開始,咦… 政府高層款項?軍用武器?這傢伙是間諜中的「蠶蟲師爺」?怎麼可能突然被干掉妻女…… 再多看一會兒,甚麼!對坦克用戰車!?C4炸彈?!地下基地?他媽的你玩笑也開太大了吧,主角神過頭了吧?終於也是太OVER了,但最後不知怎的黑人律師把炸彈偷運回到監倉中?!

筆者還想像主角會更深一層的探討法律系統的意義,豈料最後竟只是主角大鬧美國白宮三百回合,然後一死以謝天下,END。鬥智何在!?實在是虎頭蛇尾的一套戲。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轉貼一篇發人深省的社評︰香港年輕人的抗爭

前一個星期日,百名青少年在政府總部遊行,抗議驗毒計劃侵犯學生權利。再之前的星期日,一批青年網民在禮賓府示威,抗議曾蔭權施政無方,和大批警員發生衝突。同時,在菜園村、在地區保育、在網上的政治群組中,都看到本地青年的身影。他們活躍在這些主流媒體、主流論述所忽視的地方,並在明在暗地和主流意見抗衡着。對於那些位高權重的人而言,這大概是不樂見的。只是,導致這一局面的,正是他們。

花上大半時間求存

在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中,指第四代香港人(泛指一九七六年後出生至一九九○年出生的港人)從一開始是失敗者。在筆者以及不少青年心中,所謂的失敗是當一切資源被少數人壟斷,而導致理想和自我的消失。今日的年輕一代,理想是奢望,求生是現實。即使是大學生,也只能為一份月薪一萬甚至數千的職位付出大部份時間工作,休閒時間壓縮至最少,甚至連個人健康也受影響。若果有人要求改善境況,就會被社會主流認為這一代人不能吃苦,然後又提出那個虛幻的獅子山精神,說以前香港也是捱出來的。事實是,年輕人付出的不比上一代少,但得到的比上一代少。一些本屬人生常事諸如置業、結婚,卻變成了一生的負擔及夢魘。即便退而求其次,申請公屋或者租賃單位,又會被說成自甘墮落以及不求上進。結果是,本港青少年即使花上大半時間於工作,得到的是僅以餬口的資源。既然成為只求生存的動物,就遑論甚麼理想、創意以及活力了。

正如世界上所發生的,戰後嬰兒潮一代因年齡關係而必須退位讓賢。但香港的戰後嬰兒們,卻希望即使退下來,在思想上也要控制年輕一代。大至皇后碼頭、菜園村、普選;小至一個辦公室,戰後嬰兒們依然以他們認為正確的一套行事。「我們以前就係咁樣做,所以成功。」是他們最喜歡說的。每當他們講這一句時,總沒有想過時移世易這個問題。但我們又看到,當他們把子女送往外國就學,和子女找一戶門當戶對的家庭聯姻的時候,他們就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盤。所不同的,是子女被他們當作世襲權力的工具,而芸芸年輕人則成為貢獻資源的奴隸。所謂的獅子山精神,奮發向上不過是糖衣毒藥,只為催眠後進,延續既有的權勢。

以自己的方式爭勝
或者到現在,第二代人會認為,他們仍然能夠掌握一切,壓制那些不聽話的年輕人。但目光短淺的他們,卻不知道世界所發生的事。一本名為《將臨的起義》的書在歐美出版,批判當今的資本主義,並且呼籲以抗爭手段對抗剝削者。此書在歐美引來巨大迴響。現在,香港的年輕人也以他們的方式,和當權者進行抗爭。現時,他們尚無招架之力,但終有一天,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去取得勝利。

source (蘋果日報 16/11/2009)︰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91116&sec_id=4104&subsec_id=15337&art_id=13424026&coln_id=13205564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1Q84》開書文

訂了一個多月的《1Q84》,千呼萬喚始出來,帶著精美的硬皮書面、凌亂中帶有藝術感的封面,拿在手中,開始感到肉痛了…… 二百多元對最緊財政緊張的筆者來說是個不少的數目。但難得新書發售,更是萬眾注目的大作,就只好讓銀包老弟忍一忍痛了。

台灣出版的書貴的果然是有其道理,封面硬皮包上紙封面,內層的黑色封面筆者尤甚歡喜,很有《聖經》(!?) 的感覺,果然是大作。
看看內頁,最開端引著一段英文的歌詞,是1933年的作品︰
It's a Barnum and Bailey world,
Just as phony as it can be,
But it wouldn't be make-believe
If you believed in me.
"It's Only a Paper Moon" (E. Y. Harburg & Harold Arlen)

害老子也忍不住去找了,音樂與村上春樹永遠也是黃金拍擋,尤其爵士樂。

兩本400頁的小說,這下子要磨上一段時間了。

2009年11月5日 星期四

人生最後一個「十」

兩天前我還想著︰拿了身份證才一年,應該暫時不是成人吧?

事實上能感覺自己還是個少年的時間,這是最後一年了。我經常想著一旦踏入雙十,感覺就如自己的魔法之秋已消失 (也許是開始?),要燃燒自己的青春,也就剩下這年了。讓筆者為自己最後的公開試點燃自己的精力去罷! …… 這簡直跟寫遺書沒兩樣吧?

也許筆者真的需要一個女伴,也許是一個聆聽者,帶一點關懷的。常常的這樣壓抑會讓自己嚴重的心理扭曲吧。偶而簡我也想學學那些天真的小情侶,張口閉口就把「幸福」一詞掛在嘴邊 — 跟小男友吃飯是幸福、一起坐車是幸福、一起開礦是幸福 ……

看,這就是心理變態。

但至少,他們彼此在想著對方、想著那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那個群體中的某某人。

也還好的是,生日有十來二十人給老納慶祝其實已經是天掉下來的餡餅了,還可以奢望甚麼呢?一個深交朋友嗎?我想那就是自己了,嗯。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富貴於我如浮雲

貪字得個貧、十賭九輸;真理也。昨晚迪亞曼迪一腳十二碼,將我一星期的糧草一把火就燒掉了,天意難違、宿命難破啊。

那天過關斬將,終亦不能避凶… 所謂賭就是這樣。要自己隨便猜中一場,容易;但不可以貪,想著場場你都有「心水」,那你就完蛋了。但作為一名賭徒,要這樣自制是很難的。

扣除了本月的學費補習費,看來吃谷種是避不了了,果然是誰都不能怪。就是自己害自己。

賭就罷了。提提大敵AL,最近遊了不少大學Info Day,總結一下︰
城大︰外觀平平,極有普通商場的感覺,但Canteen的感覺非常好,而且以"人"的質素而言則是最為上盛。
浸大︰到訪時四處工地林立,沒有甚麼好印像,內層更是殘破不堪;更慘的是Canteen比中學的小食部好不了多少,簡直更監獄沒兩樣!
理大︰更城大差不多,Canteen也是。
嶺大︰「人傑地靈」?他媽的有鬼咧,四處花草樹木荒山野嶺蛇虫鼠蟻,冷冷清清的。不在自家樓下也不想去一次。
三大︰筆者不會讓自己抱有任何幻想的。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迴轉木馬的終端》

你可有想過迴轉木馬有它的終點所在?西方稱之為Merry-go-round,就是不停、無休止的旋轉。

村上說︰「迴轉木馬只在固定的場所,以固定的速度巡迴轉動。甚麼地方也去不了,既下不來,也不能轉車。既不能超越別人,也不會被別人超越。雖然如此,我們依然在這樣的迴轉木馬上,看起來彷彿朝著假想的敵人,拚命往終端展開猛烈的衝刺似的。」

猶如對世人的人生皆作一個總結、歸納,你只能沉淪如世、隨波逐流。那種無力感,就是「我們那兒也去不了」,人就是被「人」這容器所限制的真意。在他的短篇類,每個角色也沒有對於自己人生的選擇權,他們不能脫離「人生」這個遊戲。「人沒辦法消除任何東西,只能等它自己消失。」

在這兒的村上仍然善於把弄人性的黑暗面 — 孤獨、頹靡、灰暗,皆村上之筆尖,將之所聞所見以短篇散文形式發佈,收錄成書,對他而言是一種發洩吧。

我認為村上往往擅長寫短篇,他的長篇總要把眾多伏線、劇情鋪排清楚,起承轉合、意念帶出、角色描寫一切都寫得妥妥當當。但短篇中的他只把他希望帶出的故事、意念寫出,跳出箇有的小說框架,展示出最赤裸的村上春樹。這也是筆者對他的文字著迷、嚮往之處。

話雖如此,但作為村上先生的一名讀者,《1Q84》已經下訂了。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難得的賽後感 — 車路士對利物浦

其實我一直不太喜歡安察洛堤,而且經常以他為攻擊對隊。不過這些日子來他一連串穩定的表現卻讓筆者折服了。

賽前看到了車路士的陣容,還以為絕望了;再一次沒有全隊沒有側擊力 — 艾辛、波歷克、迪高、林伯特 — 四人的鑽石型中場,而且缺少了保辛華作右路側擊,還以為必定悶和收場了。想不到安察洛堤卻解決了從史高拉利時代以來一直積存的問題︰依賴兩閘發起進攻。

這四人中場線以艾辛為後腰基石主力攔截、帶動反擊,再以波歷克擔起「派牌」任務連接中前場,迪高與林伯特拉闊中場空間伺機插上、突破。艾辛的強桿自不在話下、迪高當天的突破力和創造意識也值得一讚。林伯特看似狀態非常沉,但基本上還是做到了中路二傳、前場壓迫的責任,他的勤力亦間接造成了第一個入球,只是有點不耀眼罷了,期望他儘早習慣這位置吧。而最後波歷克也能取代以往林伯特的工作撐起進攻大旗。三位年過三十的中場能在球場上有如此配合力,的確是致勝關鍵。

賓帥賽前揚言封死杜奧巴即等於提定車路士,我看這也太扯了。若果利物浦擁有巴塞隆拿般高壓迫性的中場自然能口出狂言,但基本上盧卡斯利華 — 馬斯查蘭奴二人組成的中場組合也未免太簿弱了。更進一步的是,當天他們要扛住杜奧巴需要用到了兩名以上的後衛,而且稍不留神,就「出事架麻」了;下半場59分鐘就是一次不留神下被杜奧巴在左路傳中成功,被安歷卡門前撿了一球;而完場前更是在對方體力不繼下一扣過掉了加歷查和奧利里奧,一連兩個助攻。賓帥在防守杜奧巴上可算是完全失敗了。

然而安歷卡亦是一贏球要員,大家也經常以他為攻擊對象,說他埋門差呀、沒有作為甚麼的。其實他在前場令車路士進攻流暢的重要棋子。勤力又靈活的跑位、經常回到中場駁腳、拉闊球場空間,沒了他相信四名中場會打得非常吃力吧?而且他的射手觸角也並不這麼差,如果說杜奧巴是充滿力量的魔獸、那麼安歷卡就是靈活柔韌野鹿,一剛一柔。而且他也是唯一一名在九十分鐘的比賽後仍充滿活力的一名球員。

最後後防便不用多提了,基本上"Solid" , "Unbeatable" , "A Rock"就已經是總結。一對一對對抗上對方完全佔不了便宜。

個人評分︰
Hilario (6): Did well enough.
Ivanovic (6): Nervous at first half, active at second half.
Carvalho (7.5): Good covering.
Terry (9) (MOM) : Domain the air, A lot of vital interceptions.
A.Cole (7): Always be a winner when 1 vs 1.
Essien (8): Domain the midfield, a bridge to shift defense to attack.
Ballack (6.5): Good playmaking at first half, Invisble at second half.
Deco (6): A few good pass and dribbing.
Lampard (5): Still not get into his new position.
Anelka (7): Score a goal, hard-working for all 90 mins.
Drogba (8.5): The greatest threat to reds and contribute 2 assists.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黃子華棟篤笑 — 《嘩眾取寵》

早前幾天看了子華的《嘩眾取寵》,本來是已經滿場。當時我就在想︰啊,要捱黃牛嗎?怎麼幾天後就馬上加場了;好了,尾場門票到手,豈料數天前又突然來個八號風,把我的尾場變成了尾二場,What a pity?

好在,子華也把這場當作是尾場。《嘩眾取寵》大致上上半場是真的「嘩眾」而笑,以紅樓夢、三國等經典歷史作背景,又出動了我未曾耳聞的「機場阿嬸」(?)。不過亦很大程度地炒熱了現場的氣氛,而滿場的觀眾們反應也十分好︰除褲、回水、喊答問題等一應不缺。

我個人倒是很喜歡下半場,雖然沒有了《拾下拾下》、《無炭用》那般強烈地諷刺時弊,明顯地避開了大部份敏感的政治話題、宗教問題等等,但也題出了時代的問題 — 以年青人為主。保守是很保守,但會心微笑的部份也是有的。可惜的是現在子華在棟篤笑中的過場能力好像弱了一點,常常要利用音樂和唱歌過話題。

但總括來說看Live還是比看DVD強上百倍了。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Muse - The Resistance

Muse 樂隊第五張專輯 'The Resistance',是在義大利北部錄製完成的,首次全部由 Muse 的三位成員擔任製作,並找來 Mark "Spike" Stent 混音。

樂隊主腦 Matt Bellamy 接受訪問時說:「新專輯裡有許多首歌曲是受到著名音樂人 Timbaland 的影響。而在專輯最後的部份在風格上幾乎可說是完全屬於古典類型!Muse 在義大利米蘭和將近40位的音樂家共同錄製管絃樂,而他們也親自完成所有的編曲及配樂。這40位音樂家非常出色,而他們也準備好要參加這場嶄新的音樂實驗。」這張專輯絕對是 Muse 最具野心的嘗試。

自筆者從這專輯由頭到尾聽過一編以後,也感到了Muse是有了一定的改變。開頭數首的節奏始而優美,繼而插入雷勁鼓聲、電結他厚重的感覺相對地比以前沒有那麼強勢,就如Unnatural Selection,感覺上就像美式的Grunge Rock一樣。然而這改變讓他們在這專輯上越來越遠離Metal之類的強力搖滾。自聽到了第七曲 — MK Ultra以後,Muse就像在此找回了一點以往狂野的感覺、亦有一些New Born的影子,但僅此一曲而已。

當然到了最後三曲,也是其精彩所在,之前九曲也為此而黯然下來。Exogenesis是一學術上的假說,但這並不重要。這三部曲由開頭的優美、到中部的激昂、再到最尾的淡愁而平靜,感覺上就像舒伯特都復活一樣 (誇張了)。

不過總而言之,The Resistance雖沒有以往「OOS」及「Absolution」的震撼力,但卻比「BH n' R」好得多了,而且也感覺到了Muse正在進步。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這標題,跟《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感覺上有點相似,《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也是將故事的主題化為兩個極端。之不過相比起《世》一書,屬於愛情類的《國》卻更有深度、更耐人尋味。村上的文字想必我也已琢磨不少,但相比激烈年輕的愛的《挪威的森林》來說,《國》更像是成熟並冷靜了的《挪威的森林》。每個人皆有面對現實殘酷的選擇,只是或多或少對自己的震撼力罷了。

一如村上所給出的提示,遺失了的紙袋、蒸發了的島本,也虛一切一切,這個島本不過是阿始幻想而成的影子,成為他的太陽之西,在沒有「可能」存在的一角中填補著他人生的空虛。然而島本在形以上之基礎上是否存在,也許根本就不影響阿始,阿始只是在有如設定好的人生之中找回「自己」,這一實體的存在感而已。對於有紀子這「國境之南」也好、島本的「太陽之西」也好,男主角「始」就在此選擇中迷失了自己︰「這一類的連鎖在我們的意識中一直繼續串連,在某種意義上,如果說由於它的繼續,由於維持這些連鎖,所謂我的存在才能夠成立也不為過。但由於在某個地方,由於那某個原因那連鎖中斷了,於是在中途我就迷失方向。不知道中斷的那一側的東西是真正的現,或中斷的這一側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現實。」誠然結局,阿始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留下回憶、站在原地。

而我亦在閱讀當中,從阿始之中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時間流動感,就如書中說在西伯利亞的農田之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不斷重覆的日子之中,「自己」的影子逐漸消失,直至有一天如斷線、被拔掉栓子一樣,無聲無息、毫無預兆地身體內一切的東西 (也就是靈魂吧) 都從身體之中跑掉,留下了空空的軀殼。就如世界盡頭中,「心」不斷消散並被撕裂著的現象吧。這也是否如村上之言般「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呢?

按︰抱歉貼上了挪威的森林,但這是用來紀念二十週年紀念的。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The 3rd Eye

最近想改變一下髮型,對於那種天生有一點微曲的髮質厭惡了;天生曲髮又「貼頭」、加上難整理,真是個麻煩的組合。適逢暑期末段,也是時侯把握時機了。若非明年還有一年中七生涯,想必把微曲的髮形弄得曲上加曲 — 爆掉他好了。

髮形說罷,最近友人SEND來了一段短片,是英國輯錄的《The 3rd eye》(是這樣叫嗎?)節目吧。想不到平常熱血沸騰的球賽也經常發現這些不顯眼但又好笑的moment。不難發覺年過七旬的費sir還是童真未泯啊,而且我想不久將來應該要加上今天曼聯對阿仙奴中,阿仙奴領隊雲格傲立於觀眾席上的英姿吧!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談國米、談摩帥

從看著國米經歷了古柏單調的「韋利式坦克」進攻時代結束、到瘋狂 3-4-3 狂攻的沙哲朗尼,一直到文仙尼,最後到現在的摩連奴,筆者都親眼體驗了其革新,高潮和低落。

人說意甲的質素不段低落,這曾是世界第一的足球強國,怎麼本土聯賽現在竟如此弱不襟風?從上屆冠軍國米我們便可以看出來。

以上季從車路士來投的名帥摩連奴的角度來談,他的環境轉變其實只壞不好,相比簡朗等人的專制,莫拉蒂的專制更是尤其甚者。

就來縮窄範圍談談本季專制後得出的陣容。摩連奴曾在車路士發表過的《雞蛋論》在國米又重新出現,在摩連奴的賽季藍圖之中,他心目中的陣容是4-3-3、具有杜奧巴、林柏特和卡華路等球星,用在英超中所向披靡的雙翼戰術輾平意甲。可惜事與願違,伊巴謙莫域走了、杜奧巴換成了伊杜奧;林柏特不成、迪高也不成、換成了莫達;卡華路不成、換成盧斯奧。這些都是摩連奴眼中的二流雞蛋,就像當初車路士強行引進舒夫真高一樣,破壞了他所設計的藍圖。

而高傲的狂人也發覺了球員們根本不懂踢他的4-3-3,尤其兩翼發揮甚弱。缺乏智慧只願表演的哥利斯馬撇下不說、文仙尼也不在狀態,這樣狂人作出了讓步,換成了文仙尼時代的4-3-1-2。但其實這也不是國米應該有的陣型,那個"1"的進攻中場位置,沒有世界級的人材根本就等於廢掉了這陣型的武功;而強行放上的史坦高域也只能發揮到五成不到的功力。

到今天的國米,新賽季第一場聯賽面對升班馬巴里,在主場優勢下竟踢成了 1-1,顏面何存?此非狂人可以控制也,狂人可以做的只是盡量維持軍心,等待"真正"的引援。以本季八千萬的所謂引援來說,盧斯奧是雙面刃、伊度奧明顯是不合踢法、莫達更說多也是徒費口舌,只有迪亞高米列圖一人是真正合用。把一堆工兵放在中場,再放數名「把握機會型」的前鋒,效果顯然可見 — 沒有創造性、老鼠拉龜的進攻、沒有冠軍的霸氣,就像沒有螺絲的「荀口位」,搭建起來木柱突兀非常、搖搖欲墜。在沒有決心追擊的情況下,最後被伺機良久的巴里一舉反擊追平。對此只有兩個字︰活該。

這次和局表面上的意思是欠缺一名「10號」中場球員,但問題又豈止如此簡單?高層的固執改變不了,但球員總可嘗試一下,國米全隊皆欠缺爭勝的決心、走動少、機動性低,活力欠缺的情況下,再多球王球神加盟也只等於墮進黑洞罷了。由此可見,這已經關係到整個意甲的風格問題,但明顯地微觀這「無敵國米」,更是其中佼佼者,這凡事緩慢的足球風格,在歐洲之上,當然就只能被西甲這種技術足球把玩、被英超的硬朗拼命風格蹂躪罷了。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棋王》

此書是筆者今夏的閱讀報告材料,因時間倉卒而未能成文,故在此留下小小一筆,以作紀錄。

看到棋王的序言,不禁看了看余光中那要命的吹捧,不禁對此書有著不一般的期待。以台灣作舞台,描繪著神童的世界觀;以程凌為感染讀者的角色,不斷反問人性的根本;又以程弟作為張系國的媒介,不分青紅皂白的說著一堆未必所有人皆能明白的哲理科學。

故事的文筆非常精簡爽朗,唯獨文風卻偏大陸的味道 (不是歧視),有點不搭調。文筆固然爽朗,然而起始的小插曲卻是可有可無。而且人物的性格描繪則過份造作,而意境、人物外觀則被悲慘的晾到一邊去。

程凌固然是個令人哀傷的角色,受社會洪流的衝擊下,漸漸忘卻應有的笑容、應有的自信、應有的正直。然而筆者更愛那傲視世間卻有令人憐惜的偽君子 — 劉教授,且勿論其醜陋的中國式要面作風,他的真性情、貫徹偽君子的風度,卻讓筆者感到此角色的可愛之處。

故事的後期開始把伏線引出,繼而整合;訴說著人世界的大道理,甚麼馬克思的《決定論》、甚麼來布尼滋的《單子論》甚至是熱學的定理魚貫而出,這些世界論通通都把這原來輕鬆的故事帶往無盡的學術深淵。的確張先生的學術融合、世界觀、社會反諷是做得很出色,而且比喻的手法亦精妙絕輪,讓人再三反思。

只是《棋王》作為這年代青少年的閱讀體材還是略嫌過份賣弄,這種大、小的世界道理應點到即止,讓下一代們從沒有過量的「程弟知識」中悟出吧。

最後也讓我們選擇一個屬於自己的「肥皂泡」吧。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補習與考試

補習界這幾年來有如三國鼎立之勢,遵理、現代、英皇三強。

當然筆者我也是受其潮流影響,更無可奈可的,我是遵理的日校學生。付出那麼貴的日校學費,但回報的教育質素卻不怎麼樣;當初是認為遵理有其原則所在、校風較好才選擇的。可是一年下來,不論是日校內的教師還是優惠價的補習名師,也是不能滿足我這個天資差劣的學生。

有時我也會反問自己,如果定力足夠,何不自修高考課程呢?雖然從事實而言,遵理上課的時間也彈性得叫人煩厭。

理所當然的在補習學校上日校課程,補習是少不免的。而云云眾師之中,堂也上了不少,好感則是欠奉。太多誇大其詞的補習老師吹噓甚麼技巧、最強、絕技,只是上了數位名師所謂的課程,也不過是硬橋硬馬的跟你做Past Paper,彷彿要暗地裡告訴你︰甚麼技巧有多強都沒用,你本人的資質才是最重要。這是必然的吧。

只是補習界之中也許有一小小的例外,那便是只教A-Level Economics的Joe Chan,先聲明此非為其人宣傳,畢竟他也是最貴、最少課程、最長時間、Notes最難懂的教授。不過也許就是他的刁鑽和傲慢,這名教授的上課方式也是有一種大學Lecture的感覺,而他本人也不像硬照那般眼神充滿著殺意;反是笑容可恭、溫文有禮。

重要的是內容,並沒有太著重甚麼Skills、甚麼大法,只是純粹的把要考的部份勾勒出來、把教科書的謬誤指出、也教平常書本上遺漏或不足的知識。這對於愚笨的學生而言就非常足夠了,縱使跟上他的教學速度和深度還是很吃力。但總的來說,上他的課可以看得出他對於Economics的執著。

「若此科不是用來考試的話,想必相當有趣。」這是我對Economics的看法。

又但是,沐浴於高考的熾熱火焰之中,也許我的想法會漸漸被磨損、扭曲吧。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還我睡眠

我想是自己犯賤罷了,書展往後一堆書放在桌頭,自己卻跑去看網上小說。甚麼傭兵甚麼英雄的,平平無奇的文筆居然看得我天天出神,日夜癲倒。(其實本來就癲倒了不少)

說起來,早上還在聽著The Feeling的Dan在歡唱I Want You、Fill My Little World、Join With Us等爽朗的快歌,一轉眼間,仰臉一看,又四點了,是凌晨四點。夜幕在窗邊無語地佇立著,耳邊的v-jays有靈性般的自動換成了Radiohead的歌曲,聽著Thom在《OK Computer》一碟中的幽怨呻吟,感染著一片愁雲慘霧的氣氛,自己則是完全地沒入了其中。

就如我的Radiohead最愛名曲Fake Plastic Trees,彷如訴說著你現實的虛偽,諷刺著身邊戴著虛假面具的人,還有自己所追尋的那虛無飄渺的夢… 又如Creep中的自憐,不停的追問自己猙獰的一面…

這我已前已經說過,深夜聽radiohead就是一種折磨。再加上偶爾間飄入耳中的The Drugs Don't Work,Richard的歌聲傳入肺腑之中簡直與毒藥無異,若果世界末日來了,以這首歌當BGM可說是當之無愧。

但若果是在數日後我的數學會考放榜那天,配上No Suprises一曲相信也是無懈可擊吧。

好了,怎麼說也好,睡眠還來吧。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Book Fair 2009

這是何傲兒 (是這樣寫嗎?),真人的皮膚是白得如一輪皎潔明月一般,比在電視上看美多了。也不太明白為何她會孤身一人走在書展的走廊上?當然筆者的朋友也如狼似虎的突擊上次和她來一張合照了 (當然地按不下表)。注明一下,非圖中那個白色眼鏡的傻小子。

自從《黑夜之後》一書平淡完結以後,筆者家中的書就只剩下一些「死貨」了,因而到了田園書局的攤位自然是狂性大發。看到了廿五週年再版的《聽風的歌》,不過最後仍是買下了《國境以南、太陽以西》跟國產版的一堆書藉,如果買到《1Q84》就好了呢 (幻想)。也看到了George Orwell的《1984》,不知怎的,竟然沒有入手。最後只是買了龍族2的第二集、兩本村上跟一本貨幣戰爭 (?)。

當然不得不提是書展的「o靚模」盛況,今天是Angelababy的簽名會,那個檔攤也真夠嚇人。手推車猶如MTR,一輪一輪的把寫真集送上、寫真集就一輪一輪的被搶一空。未幾,突然樓下如戰前未爆雷的爆發一般,轟隆個不停;隨即再送上fans們淒厲的哀嚎︰「BABIEEEEEE!!!」他媽的,也不怪得「o靚模」寫真集的銷量 = 眾書局的銷量。走過周秀娜、KAMA、剛提到的Angelababy的寫真集售賣點,不是緊急加印、第二版,就是售罄。相反一眾筆者所認為的好書,就被可憐的埋在了冷清的一角。由此可見,書展乎?模展乎?果真是「一啖笑」罷了。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二手 v-Jays

近乎半價,抗拒不能也!不過其實表現有點不滿意。雖小弟非甚麼資深耳機評家,不過感受總是得說一說。

本次試驗耳機的一手用家 (友人) 購入十四天,筆者亦剛剛到手,因而run-in程度其實是不足的。但也足以聽出v-jays之特性。

試驗歌曲共三首︰

1. 陳奕迅 - 七百年後 (flac - 921kbps)
2. Depeche Mode - Miles Away / The Truth Is (flac - 820kbps)
3. Alanis Morissette - Ironic (Acoustic) (mp3 - 192kbps)
4. Daughtry - Call Your Name (mp3 - 320kbps)

當然頻率響應不是決定一切,主要還是挑4種不同類型的歌曲來試試看。

陳奕迅 - 七百年後︰
感受到了v-jays強大的音場,人聲靠後、集中,亦偏向冷。鋼琴聲清脆響亮、餘音繞樑不絕,精彩絕倫。人聲方面,也許eason本來不是甚麼大氣歌手,中音不太飽和、低音更是沒甚力度、高音倒是伸延得不錯。總體來說聲音是純淨的,轉接位也自然,很好。

Alanis Morissette - Ironic (Live)︰
聽完了七百年後的鋼琴,馬上想起了應該試聽女王的經典歌曲Ironic Acoustic Version。雖說只弱弱的192kbps,卻應該是四首歌中最能突出v-jays音場廣闊的一首歌。簡單的結他聲加上女王的天籟之音,彷如寧願月夜湖中的蜻蜓點水;再加入樂隊,樂器細緻亦清晰得很。

Daughtry - Call Your Name︰
Daughtry的新曲,這v-jays上的盒子上標明了heavy bass,不論是否,試試倒是無妨。這Call Your Name的開頭是一段只有2把結他及鋼琴的序曲,當然也能達到Ironic的精度,甚至在頻率較高的情況下是更精準。只是達到chorus的部份,鼓聲、bass的加入,就顯出了band sound的低頻下潛力實在很不足,亦顯得散亂無比不集中。嗚呼哀哉!這名不乎實是意料之內矣。

Depeche Mode - Miles Away / The Truth Is︰
為何這曲放到最後呢?這實在是對v-jays演譯電子曲的能力沒有信心。演譯這電子曲需要的實在需要很豐富的動感,當然這Miles Away的序曲的細節筆者從未聽得這麼仔細,格格分明,環繞力強;當然電子的鳴響v-jays是拿捏得很準了,只是動感上帶不起人的感情,原來電子低音的伸延變為了零、Dave的聲音變得太冷靜。聽畢,簡直是讓筆者完全地 ... 沉靜了下來。

In Addition︰
這類嬌小的開放式耳機的隔音力還真是零,第一次在餐廳中入手時試聽,隔音力還真是可怕。也難怪,始終不是封閉式的耳機。不管如何,這耳機雖達不到監聽的級數,但性價比還是值回票價的。又可惜,這v-jays當然不適合basshead的朋友們了,而筆者從前也是個basshead (畢竟是個100% rock fan),必須習慣脫離h260的重力bass感覺呢。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BECK

用了跟《東之伊甸》差不多的時間看完了整套的《BECK》,是完全的另類方向呢。與懸疑相比,這種青春熱血實在是不錯。

可惜還是差那麼一點 (其實也不是一點而已),就是製作過份馬虎了,角色崩壞的情況確實有出現過了,而且除了主角以外,應該沒人真的像十來歲的小鬼頭吧?南龍介、千葉怎麼看來都已經是二十來歲的熱血成年吧?

而影格也是定鏡多得可怕。他媽的,《BECK》就那麼窮嗎?好的配音員也請不起啊。還好的是劇情搭救、也有好歌上台,始終這一類動畫還是看得人熱血沸騰,更何況是熱愛音樂的筆者我。

這《BECK》也是會在明年上映真人版的,希望多看看些俊男美女吧。更重要的是別破壞了原來的風味。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東之伊甸

通常名字比較玄的東西就會吸引到筆者,但令人失望的卻佔大多數。難得地朋友推介筆者看的東之伊甸卻是少有的高質動畫。

整個人設跟畫風都很有少女味道,但可惜的是女主角不怎麼正 (個人主觀,汗)。懸疑的劇情亦一向為筆者所好,又更為吸引的是用上了Oasis的Falling Down作為OP,又怎能不看下去呢?

故事的編排也只能用出色來形容,瀧澤朗這個角色的個人魅力也是殺倒萬千少女,當然Saki就是其中之一了。在愛情劇線的點綴下,朗走上了尋找記憶之路,也找到了這其他劇集常見的生存遊戲 — 出現了100億手機跟助手Juiz。與未來日記非常相似,而又不失蜂蜜與四葉草的少女風格。

當然看完讓人無限回味的導彈場面配上英文老歌的結局是精彩絕輪,但到結局為止這《東之伊甸》也不失其懸疑的性質。朗成為了王子,Celecao還有no.3跟no.12沒有出現,Mr.Outside那老頭 (?)、Supporter的謎底也亦未解開。

根據某些網友的推測,12名Celecao是依照耶蘇十二門徒而設定的,那麼說朗就是雅各,no.3就是雅各伯,而no.12 … 就是猶大!


一切皆是推測,《東之伊甸》已決定電影化,會在11月及明年1月分別上映劇場版 I︰ The King of Eden 跟 II︰Paradise Lost,也倒不如說,這動畫版的推出根本就只是OVA版的prelude,現在的劇情還進展不到一半呢!欲之往後推進的核心劇情,觀眾們就只有引頸長盼吧。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雜談

早兩天看了王祖藍的《矮仔多情》,劇情大概可以預測到,特別之處也不多,長篇大論就免了。唯一必須要提的還是主角王祖藍,在眾女模輪流吸引人眼球之時,王祖藍仍能保持其一貫的「誇張」搞笑作風,沒因女模們而失去亮點,出色也。

看過了祖藍的台前表現,嘻笑怒罵、大癲大喪,不知為何卻讓筆者能聯想到其實他的真人應該是非常真誠的一位。當然,筆者不識其人,到底是執是非就不必深究了。

又早三天的事,跟大堆朋友到樓下的BAR去慶祝同學生日。很明顯落BAR經驗尚淺的筆者是很期待的,只是真實到了之時卻興致缺缺,也應該是晚飯吃得太飽之過。就這樣,天意讓筆者看到了人生百態 (也許)。

有失戀的女子失聲狂哭、有醉酒倒在廁所裡的男子 … 女的抓狂要拿我的電話打給舊男朋友,我當然就是奮力抵抗了,爛醉如泥的她打給舊男友有甚麼用呢?不過後來跟醉醒了的當時人談談,看來老納是太多管閒事了。

也有很要好的朋友A (男) 突然失聲痛哭,事情原委是莫名奇妙,但作為朋友也只好用殘暴一點的方法讓他冷靜下來了。

所謂的酒吧,不是Entertainment Place嗎?一度筆者這樣懷疑,怎麼醉了反倒是發洩、發狂、辛苦?在朋友A哭得最為淒厲之時,據我的另一名朋友B對朋友A的偉大安慰發言︰「傻豬黎既,你喊咩呢?為咩喊呢?我爭人萬三蚊街數,我聽日就要埋數還錢。我無錢,我要喊咩?我喊完有幾千蚊跌落黎?點呀,黎飲囉,飲醉左訓死左,乜都忘記哂佢,第日再儲過錢還。喊黎有咩用?」

平常爛賭的朋友B,突然擺起蘇格拉底般的架勢談起男人的哲學。在旁聽的我稍微脫離頻道,想一想︰對他們來說,也許這種爛醉的痛苦,是解脫、是快樂。另類的快樂、自殘式的快樂,果然人是擁有原罪的生物 (在此不含任何宗教意味),只是我對此的理解尚未深入。這還真的值得嗎?

在這樣的一天裡,沒喝多少也沒醉的筆者,也迫著擔上了收拾殘局的工作。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海邊的卡夫卡》

看村上的作品總讓筆者賞心悅目、反思個不停,不論是《挪威的森林》還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只是這本《海邊的卡夫卡》看畢了,不其然一陣作悶的感覺湧上,筆者完全地困在了村上迷宮之中。

《海邊的卡夫卡》描述一個十五歲離家出走的少年的心路歷程,他想在他的出走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再分支線講一名年過六十的智障老頭子,不識字、不能記住難的事物。看這設定,根本就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延續版,而結局也是邁向融合兩分線而設。

村上著墨地說︰他想以十五歲的少年為主角,以他們的角度看世界,因為他們還有很多「未知數」。看畢,搔一下後腦兒,這不又是村上自己當主角吧?這只是十五歲的軀殼,五十歲的村上思維啊!?這跟《世界》一書三十五歲的主角有甚麼分別?假若這十五歲少年有何分別的話,那筆者想《挪威》二十歲的渡邊徹也一早有所不同了。

老實的說,星野君跟中田老伯的分線其實是失敗的,老頭子太聰明也罷了,只是這部份的張力不足,沒帶出應有的意思。反之在主線田村卡夫卡君的原罪倒是值得一再細味,父親的詛咒︰殺父、姦母、姦姊,涉及了一切道德的禁忌,從中成長;曾想放棄生命的念頭下重新迎接現實等等。

烏鴉作為影子的思維反射也是極為出色,只是一如村上的風格,暗喻、暗示、猜謎的部份實在多得要命。裡面用的文筆也跟《世》一書太像了,折磨也。感覺就如把村上的同一本小說重看十次的感覺。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又一年的高考

我的另一半 — 影子,在背後給我吹了一口涼氣︰「來年你也將落得這個下場。」

當我剛在經濟科上挫折而回之時,本年的高考考生迎來了清算的日子。理所當然,在我的「社群」之中都是讀書資質比較差的人,這天也很自然的是屍橫遍野了,也有不少人倏然崩潰。有AL拿B拿C的、有拿D的、拿E的也有,但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有一個共通點︰UE是F的。

這就是只差一線的感覺,當然我也試過,差一分上津校的感覺。不過在這考試制度中應運而生的考生們這次的打擊肯定比較大。這高考的失敗,就等於考試制度否認了自己一年半的時間。你說他們是笨蛋嗎?非也,他們有的聰慧至極了,只是他們不是這「填鴨式」制度的勝者。

抬頭前看,這非一解脫或是成功,現在不論大學生還是中學生,出來找工作就得競爭,而且大家也只是處於差不多的起跑線上。只是驀然回首,讀書的時間裡,你得到了甚麼?你學到了甚麼?你是否學而致用了?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經濟隨筆

就在三分鐘前,難得地跟老爸談起了租務的應用 (老爸也算是一老包租公了),也就突然感慨學術的概然性之處,實在是多不勝數。

市面的地產商盡是利用價格指引的差別引誘,從而爭取更多的佣金啊、按金啊這樣的。而且外面的傳單、街招甚麼的,全是「叫價」而非真實的「成交價」,當客人來問價時就使勁的殺個片甲不留︰又來甚麼免租期榨取呀、佣金報大數呀甚麼的。

這時老爸就感慨的說︰「別信!會死人的!要清楚調查市場呎價!」「租客要走的話,就檢查清楚屋裡沒少個崩,不然就扣起按金!」這麼自信的老爸,就只有在談起樓市的時侯吧?

老爸就是明白了,租客要逃的話成本過高,不如把手上已有的「喳拿」(租值) 給扣起,到是別給租客們囂張。從這看來,五十多歲的老頭子還是經濟學的高手啊?

再從經濟學術角度看,那地產商在以信息費用的差別榨取消費者盈餘,這也許更能應用到價格分歧的理論之上…… 看!多麼冠冕堂皇的學名,但這等學說仍是離不開大量假設而出的「公理」。

誠然,大凡學說皆不能無矢放的般的橫空降世,因此我們也就把這種「形而上之」的公理應用於人世間的事物。當一學說不能解釋一理論之時,就作出補救式的修改,把學說的範疇越搞越廣、更複雜化,結果,就是苦了俺這小書生 (兜了一大圈就是說這個 囧)。

好,發洩完畢。準備明天的「企業概論」考試吧。

註︰圖中是最近讀到不能自拔的傢伙 — Ronald Coase,這傢伙把我的熱血都燃起了。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禮儀師の奏鳴曲

面對死亡,你是怎麼看的?有人視之為一切的終結,有人稱之為一扇門,但這終歸是沒有根據的說法,我們都沒有嘗過死。《禮儀師の奏鳴曲》要帶出的道理,就有如筆者在讀的迂腐中國文化一樣,要強調「雖死猶生」的態度︰面對死亡,被遺忘的一方要體面的送他最後一程,讓家屬們永遠把死者最美麗的一面留住。

主角大悟君就代表著常人的態度 — 敬而遠之,只是這工作還是打動了他。看來導演是盼以藉著觀眾角色代入的方式帶領觀眾們去看「死」的一個新的角度。就如筆者愛看的村上春樹所言 —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潛伏在生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死就如出生一般一樣的過程,生命的演變,何以會讓人感到可怕呢?也許這是導演希望喚醒觀眾的一個想法。

就客觀的電影評價來說,把這齣戲放上奧斯卡最佳外語獎上,筆者也許會感到有些猶豫。在劇情的鋪排上是乏善可陳,不是筆者自吹自擂,但從父親失蹤一事出現,最後一幕大概已經呼之欲出了吧?筆者相信許多有留心看的觀眾也是這樣想的。不過劇情平鋪可能也是足夠了,太過高潮迖起的劇情實在不適合這齣「輕於鴻毛、重於泰山」的電影,題材如此沈重、節奏如流水般緩慢流傾而下,劇情就由其平穩而感人吧。而且取景也是無比詩意,就像上圖般坐於山頂拉著大提琴,大概不會有多少電影會花時間在山上取景吧?又再不得不提電影的配樂,久石讓大師值得一讚,深沉的大提琴滲出的黑色憂鬱配上大悟的哀傷,一絕也。

整個內憸的劇情來到最後終於有一個小小的催淚情節,全段在無對白之下進行,大悟輕撫著頭髮斑白的老父,手中合攏著父親最後的「石頭信息」。以死亡來超越憎惡…… 最後再以誕生來連結死亡,年輕一輩的延續死者之生命,首尾呼應之餘緊扣主題,寓意亦有,非常有味道。一如本人所提到村上先生的一言 —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潛伏在生之中。」我們如何看待生命誕生,也應以同樣之禮儀看待必將到來的死亡。沒錯,肉體雖死精神猶在︰本體是消失了,但仍活於其存者生命之中。因此坦然相對,生死之道也。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毋忘

「六四」廿週年經過,作為學生的筆者雖未能經歷六四的實況,也未能一踏維園以燭光致意。但對於一名了解「六四」事由,有血、有淚、愛國的青年而言,筆者深切哀悼「六四」的死者,並痛恨中共的殘暴在歷史之中留下污點。

中共的已從根底上腐爛,醉心於權力鬥爭、欺騙人民的經濟數據……
也許中國於短期內根本不能步向民主,也許有共產黨攬權的一天,在本人在生的一天,也未必能看到中國真正的步向民主。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I Need Some Sleep ...

這BLOG的更新速度越來越慢了,這大概是FINAL EXAM將近吧?本來想打打看歐聯決賽、足總杯決賽甚麼的。但這兩天憋在了BS Assignment之上,把身子也累挎了。再要筆者將所感所析出手成文,也就真的詞窮技盡了。說起來,也有一段長時間未能正常睡眠了,腦內部分泌有點失調,現在的情況是只要身子一靜下來、感覺舒適之時,任何動作也能睡得了。他媽的,這看來不見得是一時半刻能解決的了……

大概這一輪事務多了,有點執筆忘字了,就此吧。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Angels & Demons

到現時為止我還對丹.布朗的《數位密碼》一書念念不忘,精密的佈局、誇張不靠邊的描寫手法。其實筆者不太喜歡這書,不過又念在我看了《達文西密碼》一戲,那這《天使與魔鬼》也不能錯過了。小說筆者正打算入手,只是把電影看完了先賭為快吧。

主角又是湯漢斯,也許他比較適合當智者的角色?女主角亮點不大,其他角色的戲份也應該是被導演精密計算了。先論劇情,背景藍圖是宏大的,從探究梵帝岡宗教歷史與衝突到科技與信仰的矛盾,這藍圖簡直不能止於數十萬字的小說,更何況是兩小時的電影?筆者知道很多觀眾或朋友看完都對此戲歎為觀止,甚麼驚人的「反物質」、「大型強子對撞器」,甚麼梵帝岡不為人知的祕道。但這些都在筆者眼中打上高一點的分數,在我眼中,這《天使與魔鬼》是失敗的、是「虎頭蛇尾」的。

首先,電影論及了湯漢斯的拯救教宗之旅。在提及天使指引的道路上非常清晰,是為了把宗教文化的難度減低吧?但很不幸的,這難度下降未免把「偵探」與「宗教文化」分隔得太開了,宗教文化成了偵探過程中的一「載體」,成了一般的懸疑劇情。而結局的轉折位看似高潮迖起,只是總管那角色的伏線也未免太過明顯了。而兩小時的電影很委婉的將某些已帶出的劇情給抹殺了,如瑞士侍衛隊的真正關係、「光明會」殺手的身份等。又也許有人認為所有事物不用交帶得太過清楚是正確的,但筆者仍是嫌電影太倉促了。

然後是「反物質」的爆炸。筆者不熟悉物理,不過一點點常識還是有的。總管「英雄式」地把反物質帶用直升機帶上天,待其爆炸時帶上萬尺高空再跳傘,這怎可能沒死?根據「反物質」的學說,五千萬分之一克的「反物質」在上空爆炸,其威力已經足以讓一個國家瞬間癱瘓。那麼,那小子怎麼可能在近距離處受爆炸風影響又絲毫未損的站在教會之前?這科幻電影也就太過「科幻」了吧?

最後是「光明會」與「教庭」的分歧。科學與宗教這個對比設計得很好,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這個矛盾筆者想在小說中應能大放異彩。在科學的求真之中,我們能發現宗教的論說顯得越加無稽。那麼如以往《達文西密碼》中的受抨擊為「敵基督」嗎?也許伽里略是對的,科學與宗教是可以並存的。科學是宏觀的、宗教是個體的,筆者一直這麼認為。只有人類的存在與信仰,「神」這個體才得以續存。(信徒們要來捏死我了 囧)

也許這是對人類的一個警示,是科技的發展已到達了「奇技淫巧」的地步?是「大美國英雄」為了達到征服地球的目標就要把這類禁品帶往常規戰場?當然處於現階段來說還是侃侃而談,畢竟制造一千億分之一克的「反物質」,就需要60億的美元,因此尚未有經濟及應用價值。

最後對這電影的綜合價格來說︰「宏大的Story Background,馬虎的Elaboration。」imdb的6.9分對它而言已是非常厚道的了。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I Corrupt All Cops (ICAC?)

最近又看了一齣戲,是難得的港產片,也是王晶導演難得的一套「正經」電影。電影卡士更是星光熠熠,又梁家輝又黃秋生又陳奕迅的,最厲害的是王晶自己也上場演了「仔哥」這個「收數佬」的黑幫角色。

當然這麼強勁的土砲卡士,也要配上無懈可擊的劇情。可惜,筆者看這電影應該是早早拍下而又積壓甚久的電影吧?畢竟劇情橋段非常有九十年代港產片的味道,劇情是多線發展,只是平鋪直敘,很predictable。也不能怪它,假若把《金錢帝國》拍成長篇電視劇,在五年前播出的話,相信將成為一時翹楚。

說起上來ICAC在戲中可算是耀武揚威了,多少窮兇極惡的梁家輝、王晶也得敗在他們手裡,可是ICAC事實上又真的是否這樣毒辣呢?也許吧?這些不能求證的事就多提也罷,反而是林寶怡跟方力申這些「老廉」的戲也就是全場最差了,難得秋生交出如此有感染力、張力的戲份,就被這彊硬的林寶怡給破壞精光了。另一出位的地方是肉彈孟瑤,不過算了,她不過就是一塊肉罷了…

以最近的戲檔來說,這套戲算是筆者比較喜歡的一齣了,相比起甚麼狼人外傳、回到十七甚至是地球毀滅密碼,已經是工整的了。而且也帶出了一種香港風味的親切感,就是那種對白甚麼的,筆者想應該是時侯回看「證人」、「保持通話」那幾齣被「世俗」吹捧上天的港產戲了吧。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無敵艦隊巴塞?

早兩天看完了《狼人外傳》一戲,本想這兩天在此寫一寫,但昨晚看畢了歐聯四強第二回合;甚麼狼人、甚麼域坨,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在歐聯路上的車路士,六次進入四強,其中一次進入決賽。在面對本季被看成歷史上最強的巴塞隆拿,老狐狸希汀克的球隊又被看低一線了。對此筆者並沒有太大憂心,相反信心依然。筆者堅信一道理︰世界上沒有極端的存在,有謂物極必反。而看過不少巴塞隆拿賽事的筆者更是放心得很。

第一回合的守和對筆者來說是一場勝利,在防守藝術上的勝利、戰術上的擊倒巴塞。當然平常的球迷毫無疑問會認為車路士是「縮頭烏龜」,沒有進攻的膽色。只是試細想一下,現代效率足球與漂亮足球並非對立面,兩者無非都是為了勝利,只是大家的取向有異而已。放大己隊的優點以壓倒對手,這不是取勝之道嗎?要衡量自己的長處,不要像皇馬一樣盲目進攻、毫無章法,畢竟球隊的目標是贏球,而不是比拚華麗的腳法、悅目的短傳,這只是取勝的方法之一,君不見阿仙奴就是一隊最有力的反面教材嗎?並非「抽水」,若對碰巴塞的是阿仙奴,看看兩隊有等級差別的「進攻」球隊會打成如何吧。因此對於單向認為足球就是進攻的觀眾而言,只好是一笑置之罷了?

第二回合是時機成熟的收成期,車路士亦不負眾望,鐵漢艾辛九分鐘便彷如雷霆萬鈞之勢怒射破網。其後如何在90+被追平就不想多提了,球證的判罰明眼人亦已一早了然於心了,只是不黯足球或是沒看的球迷卻永遠只會看結果,盲目推祟巴塞、反車路士。而筆者的目的亦只是希望重申巴塞並非無敵艦隊,亦有其擊破之道。以巴塞的進攻三叉戟而言,筆者敢斷言今年球壇之上暫時只有車路士的防守系統能將之完全封殺,同時亦兼顧效率反擊。從數據上看巴塞有十二次攻門,其中只有一次中門,而那球就是進球;當然你可以說車路士沒有把握到巴塞後防漏水般的頻頻失機,但重點的是車路士並沒有處於下風,反之是處於上風。而沒有取勝,那看來是一種命運。現在就只能寄望曼聯看畢這場賽事後吸收經驗,為車路士出一口冤氣。

P.S. 看見泰利的背影、波歷克的憤怒,筆者那一刻心都碎了。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Knowing

繼地球停轉日這可惡的ALLEN VS HUMAN片後,又推出了另一套「地球」系列 (當然兩套電影沒有關係)。又是尼古拉斯基治,說實的筆者自奪寶奇兵、幽靈車神至這地球毀滅密碼以來,都不太喜歡他的演技,實在是鐵漢難以柔情。

回到劇情,一直線簡單的鋪排,從密碼出現、解碼、保護地球,一連串的陳舊的關係鏈出現。角色和世界觀也是淺薄得可憐︰角色就只是主角、女主角、「阿當」、「夏娃」跟一個「朋友」;而世界觀就有如地球只有紐約這個地方,這可以稱作是《紐約毀滅密碼》嗎?而結局又非常「90年代」,強行堆砌一個新世界 — 伊甸園出來,不知那裡來的外星人讓新的「阿當」與「夏娃」重新存活。劇情普通、概念還好,只是對於一齣只有兩小時的電影來說實在太過倉促,不能很好的傳達訊息。另一點就是密碼也未免太不精密了吧?也許太深奧的密碼會令觀眾難以理解,只是那事件的排序,最後的「EE」感覺就像《達文西密碼》一戲中的「APPLE」般令人哭笑不得。

僅有一點非常值得讚賞,就是畫面。若將電影改編成驚慄、靈異電影也應該不會差到那裡去。不過也好,劇中的災難鋪設是個亮點,在公路上飛機掉下來的一幕,果真他媽的看得筆者我毛管直豎。那巨型UFO的出現也是讓筆者JAW DROPS了好一段時間,這是《天煞地球反擊戰》嗎!?就是這樣,這是一套不斷令筆者JAW DROPS的電影吧。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Once

也許是Kris Allen (Contestant From AI Season 8)的影響,筆者不斷在碟海中翻找這部電影出來。最初是聞歌不聞電影的,這應該是因為電影實在太冷門了吧?在香港來說,這套老外的愛情電影的味道過於淡薄,沒有一般港式愛情片的「愛到要生要死」,相信一般的香港觀眾並不會過於受落。諷刺的是筆者亦忘了《Once》有否在香港上映了。

切回正題,這套不過用了十餘萬英磅的低成本電影竟有二千餘萬的票房收入,又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到底成功之處在哪呢?當然導演John Carney應記一功,寫下了一套感情細緻而純粹電影。另外亦是選角的成功,Glen Hansard跟Marketa Irglova皆看不出任何星味,Glen Hansard就像個滿目瘡痍的中年大叔、Marketa Irglova的造型狠一點更可以說是土。應該說是真正的貼近一般貧苦市民的形象吧。演技也是毫不造作,也應該說是根本在演自己吧?就是如此這般,這民間愛情電影與寫真紀錄片無異,沒有造作的鏡頭位;然後為各場景譜上動人的背景音樂,也達致了音樂電影的效果。

劇情之中對白不多,大部份以音樂取締,可是筆者絲毫沒有脫掉劇情。也許,以這電影的節奏來說,對白過多反成累贅,讓觀眾感受而不是說出反而更有韻味吧。在這樣的貧苦配搭Mix & Match下,Glen顯得很有味道、而Marketa更是有一種純粹的可愛,兩人戲假情真的結局也是耐人尋味。電影的結局有點突兀,Marketa的丈夫回來了、Glen則踏上了尋夢之路。淡然的甘甜之中最後帶有一點遺憾的苦澀,這亦是一種愛情的含意吧。這樣的選擇也許是回應了全電影的Title︰How Often Do You Find A Right Person ?

美中不足的是,太過學生拍電影的感覺 (其實我個人不抗拒這種簡樸)、又有超長MV的感覺,整體的拍攝技術非常粗糙,筆者想這的確是成本所限而致。看罷《Once》後,突然Remind起了藍色大門的感覺,節奏很相近,只是筆者不能仔細的描述兩者之間的關係。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Fast & Furious

話說狂野時速又出到四了,一如既往跟以往幾集的關係性不大,一樣的誇張飛車場面、一樣誇張的帥哥美女。看畢後友人都拍案叫絕,高呼值回票價、無冷場。就場面來說又的確是火爆得很,在大油車飛彈底下逃脫、在美國大街上左穿右插、在美墨邊境的地下隧道中架車槍戰,無一不令人血脈沸騰。也許這類動作片來說是不需要過繁華的劇情,只是對劇情講究的筆者則認為︰你好歹也交待完整過程吧?Letty的死也真夠輕描淡寫的,那個幹臥底的傢伙也真夠輕浮的。

也罷了,鑑於筋肉男雲迪素的威猛,這樣的動作片子只顧享受就是了,拍它出來的原意也是這樣,不必太過深究這電影吧?曲寡的筆者也許就只會對懸疑劇情系的電影一一點評,這類飛車技術的考究倒是沒有一手。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Motivation

自復活假期起一連幾天,一本書都沒有碰過,這也多得友人們不斷慫恿我步入「戰場」。賭不離生活,看似非常大件事。只是從賭注來看,來來去去也不過數十元,贏起上來幾百幾百的也夠爽的。但是RETAKE CE MATHS的日子也近了,想不到事隔一年,我又第三次踏上CE的戰場。也許夠了、也累了,算起來整個人生也就這些年頭可以參加CE,畢竟新學制即將淘汰CE這玩意。

切回主題︰動力。最近為了帶動自己的動力拿出了三十大元申請了一個自修室的會員證,只是興致缺缺,去了兩三次後便再沒踏足;再將時間推前至新年,買下了一雙跑鞋打算定期跑步KEEP FIT,只是持續了兩個星期以後,膝蓋情況不太樂觀、踢球活動又頻繁,就這樣又停了下來;再再推前回想,小時侯老媽子為圓音樂夢,把學鋼琴的重任交給我,又沒想到僅一年,只顧玩樂的小筆者就把3級的技術放到一邊了,連帶著高價又厚重古典氣息的大鋼琴一同放走。有見及此筆者還是沒有放棄,報了健身室簡介會,以後便可以低價到體育館玩GYM,那是下個月的事。只是,我的動力到底有沒有持續過一段長時間?

人是優柔寡斷、需要鞭策的,現在我在想老爸以前的鐵腕教育也許是對的?答案應該永遠也找不到。想起了以前友人跟我說︰我不想當個隨波逐流的人,我想彷效卡夫卡精神。很偉大的宏願,可是在這香港社會下人也就是要屈服;遑論在人生上找甚麼突破、有沒有卡夫卡精神,能夠隨性而行、活在當下之人已是一種幸福了。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Johnnie Walker

他媽的。現在已經沒有第二個詞語可以形容現在的自己。現在是凌晨三時四十分,我抱著頭、悟著胃,艱辛地打下現在的感覺。在打上這一句之前,筆者已經連續地往廁所往來跑了幾回,看來我的酒量真的是頗差勁… 此時此刻,我看著上圖的BLACK LABEL樣子已經不停的作嘔,神志有點混亂,自己在打甚麼也不知道了。

BLACK LABEL混上綠茶果真是很難飲,也難委筆者能撐上了四桶這些東西。算了,就此擱筆吧!我已經受不了了,讓我跟廁所先調調情吧……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Oasis Live In Hong Kong 2009


一次筆者很期待的Live,只是一如所有歌手或Band,來過一次以後,往後的就人去樓空。筆者承存了一向的優良傳統,七點半就入場了。場內小貓三兩隻,筆者當然急不及待的先影兩張了。又如上次河村隆一的一樣,八點二十五就早早開場了,可能是遷就Liam跟Noel看歐聯的關係吧?

這次亦是坐不滿,入座率大約七成吧,Balcony的幾乎坐滿。只是樓下Standing Zone的empty space實在太大了,基本上只fill了一半,也難怪Liam罵了兩句︰There have a fxxkin' empty place!我想入場人數來說應該有四千到五千左右吧?而且外藉的佔上了起碼一半!筆者在場外遊蕩之時「一眼觀七」,盡是金髮碧眼的傢伙。耳裡聽的盡是英文、要不然就是普通話跟日文,他媽的。

曲目來說是新舊混雜吧,可以看得出觀眾們對新歌的興趣一點也不熱烈。前排Standing Zone的只有推呀撞呀這樣的,後排Balcony的更是像看電影一樣全場默然,氣氛真的不太好。Noel還是那麼的正,可是Liam的表現不太好,唱The Shock Of Lightning的時侯只唱了一半就不唱了、Wonderwall的時侯又因為被觀眾的歌聲蓋過而「甩咀」,倒是罵人還是有一手!算了,好歹這就是筆者所喜歡的Oasis之特色。

也不是說這次的Live很差,唱Morning Glory、Masterplan跟Don't Look Back In Anger的時侯還是HIGH爆了,尤其是Don't Look Back In Anger換成了Acoustic版本,加上全場大合唱,還是感動得眼水缺堤的!

遺憾的是看似Oasis下次應該頗難會再來了,Liam也說了「Maybe i will back in sometimes.」,聽了這句真是灰到了極點,堂堂一隊世界級搖滾樂隊,入坐率居然那麼低、氣氛那麼不濟。也謂歎現時的青年們一般都不會對老牌英式樂隊感興趣吧?

Anyway,假若還來香港的話,筆者是一定要去Free Standing Zone了。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Acoustic) -



Wonderwall
-


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一蚊雞」勇士

這是《潮館》的「一蚊雞」,如圖所示,抵吧?

先撥一點冷水。以嘗味角度來品評,這盆梅子雞只是僅僅能夠稱之為「雞」;味道微酸、肉骨比例懸殊、雞肉老得像咬香口糖一樣,難吃。但也必須嘉許的是,服務效率跟配套的整齊︰雞吃完了就馬上收下盆子跟骨頭,再換上一盆新的給你吐;明明沒有茶芥,卻不斷補充茶水,非常專業。

而作為一個經濟學的學生而言,筆者亦以微簿的知識對此銷售行為品頭評足了一下。

以個人以言,雖然是「一蚊」,但收費安排限制了在六至九時,排隊是在五時四十五分。筆者進場時是七時正,剛好等了一小時。照這樣看,筆者雖付出低金錢價格,但卻付上了高昂的時間成本。那一小時可真累著人了。

從策略看,雖標榜了不限隻數、最低消費,但其實這策略亦算是「捆綁式」銷售的一種︰就有如買了牙刷,就不能不買牙膏這種輔助品一樣。因此在店裡的客人叫了「一蚊雞」,但卻不能不叫白飯跟小菜佐之。這其實是間接刺激銷路的方式;負面來說,也是榨取消費者盈餘之方法也。可能有人反過來問︰「誰說不能只一股勁的吃雞,甚麼也不吃?」沒錯!這就像刷牙不用牙膏一樣,而且也確實有這樣的怪人,那其中之一當然就是厚顏無恥的筆者了 (不是指刷牙的方面)。

最後,三名勇士無視世俗的眼光逕自步入《潮館》,不理會樓面大姐們的死推爛諫,勇士們堅持只要了五隻雞,三支汽水。樓面的馬上臉中一灰,那時侯想必心裡亦暗暗罵了一句「他媽的」吧?!最後賣帳時三人合共就只付了十五大元,世上還真有這樣的勇者。


附注︰圖中的手是友人的,代表兩隻雞的意思。
==================================================
閒事︰OASIS LIVE TICKET到手了,由於是獨個兒捧場,只買了$380票。(也只能歎班上沒同好)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Life Is Like A Boat

在補習之前,筆者先在這裡無聊打上兩句。

這幾天不知不覺的厭倦了所有事物,就是說有時侯我也希望像某某同學一樣:開心時歡笑、不滿時發火,像個小孩一般的反應。然而,這些時日我開始默默地感受到我的生活只是在不停的重覆、重覆、再重覆;無限輪迴之中,我看不到目標,我看不到意義,只是確切地空虛著。至此,這幾天我好像失去了應有的笑容,亦沒有了平常硬擠的熱情,強堆上臉的只有苦笑和僵硬的反應。

有甚麼正在我的心底漸漸失去,那是甚麼?童真嗎?自信嗎?熱情嗎?
我不知道,只有意識告訴我是時侯歇一歇了,別再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孤獨一點也是能活下去的。

也許是時侯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了。
將自身抽離……

Nobody knows who i really am,
I never felt this empty before,
And if i ever need someone to come along,
Who's gonna comfort me, and keep me strong?
We are all rowing the boat of fate.
The waves keep on comin' and we can't escape.
But if we get lost on our way,
The Waves would guide you thru another day.

~From Rie fu - Life Is Like A Boat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Ryuichi Kawamura In My Words Live In HK 2009

接過朋友的免費票子,幾個友人在對他的歌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去聽他的演唱會。也不是說全然不知,筆者以前也有聽過幾首LUNA SEA的歌,只是這次近乎完全是他Solo時期的歌曲,從頭到尾可謂一頭霧水。

河村隆一的歌大部份為Ballad,像個公子一般翩翩風度。老實說是熱血不起來,而且編曲水準有限。不過有幾首還是認得出來的,就像《glass》阿、《julia》阿、《i for you》這樣的。也想不到結他手inoran突然跑出來彈了兩手,不錯聽,只是筆者並沒像其他日本飯一樣激動得淚流滿面、全身躍動。

說起了日本飯,還真是奇怪。筆者在進場之時可說如臨異境,怎麼一句廣東話也沒有?看來早到了的大部份是日本飯,三名本地男子的臉上不其然掉下了三條黑線 (笑)。

往後進場,還真是一陣清涼。還以為因為劃位跟少紀念品的關係人們都選擇準時到或遲到,沒想到直到開場,EXPO ARENA還只坐滿了三份之一…… 這可是ARENA啊,本來已經封掉了一半位子,沒想到還坐不滿。他怎麼就不找8號或是10號HALL開呢?人少場地小氣氛好,不錯吧?這算起來頂盡也大概二千餘人左右,ARENA的FULL CAPACITY可是足足一萬多個位子啊…

不過還好氣氛不錯,也不算是白跑了。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港女港男

轉自HKBlog,有些地方寫得很不錯 —

港女抱怨港男一些缺點,如沒有自信、不懂浪漫、沈迷打機,還有一點,叫沒有上進心。

提起上進心,總是令人想起這樣的一個畫面:大學畢業生,進一家大商業機構,起薪四千,朝九晚六,經常還要OT至深夜。他不明白這樣耗下去有什麼意思,不過這時母親及女友都說:「俾D上進心啦」,都硬著頭皮忍下去了。

五年後,他成為初級經理。再過十年、二十年後,終於成了CEO,搭business class到上海開會,在飯局宴會中嘻嘻的陪笑,紅酒中卻反射著那無神的雙眼及髮線開始後退的頭。回到家中,看著床上老婆臉上漸顯的縐紋,和那一地的名牌 衣服和手袋,突然覺得好空虛。看著櫃裡的一個一元硬幣,那是他畢生賺的第一枚錢,一陣莫名的憤怒,拿起猛地一擲,那前朝的英女皇頭硬幣,在空中清脆地轉, 事頭婆的笑容竟顯得如此陰冷,彷彿在嘲笑他:「看看你,這十二年來幹了什麼?」

結果男人的理想都被一句「俾D上進心啦」葬送了,剩下的是中環森林中一隻隻徘徊的幽靈,伴隨著隱約的一陣金錢的油墨和銅鏽味。

不是有沒有上進心的問題,而是有些人是不需要的,因為他們擁有理想。上進心總是跟金錢掛鉤,並以月薪、地位及晉升速度來量度,放在算式中,也是能夠量化的。比起鏗鏘的上進心,理想卻多了一分脫俗及夢幻,理想的追逐與實現,是靈魂上的滿足和快樂。

你會選擇跟Donald Trump、巴非特或是Woody Allen、Eric Rohmer拍拖?一個重視上進心多於理想的社會,即重物質輕感情,談戀愛是乏味的。那些有理想的人生在這裡,真替他們感到冤枉。

上進心是靠「捱」,理想是天分加上一點希望;上進心代表的是上市公司主席及CEO,理想代表的是藝術家;上進心屬於商業城市,像香港。理想是屬於真正的國際都會,像紐約倫敦巴黎,近一點的,有東京;上進心是阿基里斯,理想是奧菲斯;上進心是現實的,理想是浪漫的。

所以,當身邊的侶伴一再埋怨你缺乏上進心,而你又發現她眼角的餘光總落在其他女人的LV上時,飛了她吧,因為你們畢生的目標是如此不同,勉強在一 起也不會好過。就當是放生雀鳥,那是讓彼此都鬆一口氣的自由,順便也可積一點陰德。當籠子打開,白鴿仍然靠在一起,因為牠們的目的地都一樣。一轉頭,卻發 現她已飛往水泥和燈光的迷宮中,你眨眨眼,輕說一聲再見,直飛到前眼一片澄明無垠的海洋和藍天。

(沒甚麼好貼,就隨便找一幅算了。)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這兩天

凌亂的生活節奏仍在無止境的進行著,很多筆者想花心思打下的,但卻未能成文,只好作此散記。

.932SH入手了,效果比想像中好。外形也很不錯。

.最近賭運尚算亨通,祈望早日脫海。

.看不到《金瓶梅 II》,迫著看了龍珠,恨啊。

.看了龍珠後,要逐字逐句的罵實在是太費勁了。只可以說一句︰放在七十年代的電視廣告上應該是可以播放的。

.Radiohead的limited boxset身影不見了,只好從《OK Computer》一碟買起。

.《到中國的小船》終於看到了最後一章,這本的進度慢得可以。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不能自拔

這兩天來被馬會跟辯論玩弄得肚轉腸翻。馬會也罷了,是筆者自甘墮落 (也將脫離);辯論比賽倒是死得不明不白。老納素來喜歡嬉笑怒罵、幽默自嘲,沒想到咱家的中化老娘就看中了這點,把我推進萬丈深淵。這幾天來一直抽身不來,不過買電話的計劃卻高潮迭起。一度經歷絕望低潮的金額,我展望長期儲蓄;豈料一天之內,突然成了「暴發戶」(那是學生而言的暴)。得到金錢的詳情就不便多透露了。

早輪筆者提及了目標是SH-01A,現在水貨來港、規格出爐,可就要重新想想了。SH-01A的BLUETOOTH只能對應DOCOMO系列機,又只有MIDI RINGTONE,果真雖相貌娟好但非完美。有見及此唯有轉目標好了,現時日系廠商進軍祖國市場,有新軍突起的SH1810C的進佔,可惜多方面亦達不到。現時市面上合乎筆者要求的就只有932sh,價錢跟sh-01a、sh-03a無異,但功能卻齊全不少。8m ccd cam,老納馬上就來!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Can't Get Enough》

一個很名不經傳的靈騷歌手,招牌掛上了Sweet Urban Soul。筆者就抓起來聽聽這個捲毛傢伙有多靈騷。

首先就抓下了《Can't Get Enough》的大碟來品嘗,放到player上,點下了第12首歌《Where We Are》。淡淡的爵士樂流出,伴隨樂聲流出的是一把柔如輕絲的男聲,真是首適合在cafe播放的休閒小曲。第二首點下去的是《Who You Are》,一開始的清脆琴鍵,音符鏗鏘直接敲到心扉之中;然後又是一段充滿Blues、R&B的風格歌曲。

舒適、放鬆,雖名不經傳,但值得一再重覆播放幾十回。

Darrius Willrich,記下你的名字了。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I'm alone, But that's who i am

夜蘭人靜獨哀愁。每踏入深夜,情緒總是令自己忐忑不安。我不太喜歡這個自己,但卻享受這個自己。沒有迎合別人的必要、也沒有強顏歡笑的時刻;把自己的思緒釋放,放在首要位置……

沉默。
我獨個兒凝視眼前的螢光幕,享受被窗外黑幕吞噬的感覺。

沉思。
我閉上雙目,孑然一身潛入深淵般的思緒。

淌流。
苦澀的微笑,發自深處。

睜開雙眼,微弱卻有點眩暈的燈光滲透瞳孔,眼前景象有漸漸溶解的感覺…… 猛然搖頭,讓自己清醒過來;眼望窗外,視線目光飄出雲外;回過神來,我還是一個人 — 孑然一身的我。

I'm all ALONE.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去中國的小船》

「我遙想中國街市燦爛生輝的屋頂,遙想那綠接天際的草原…… 朋友喲,中國過於遙遠了。」
這本書看著看著,比《遇上百份百的女孩》要長一點。充滿著村上對中國的好奇與憧憬,從同樣膚色同樣眼睛顏色的人,為何會感覺到如此不一樣呢?在此在說下去,就成了政治與文化的矛盾了,就此打住吧。

在漫游《去中國的小船》同時,筆者又不得不著手在《唐山大地震》一書上,好個中化測驗。只是對於這本書我明顯地興味索然,完全提不起勁來。內容與其說是記實,不如說是充滿中共味道的英勇、慘烈故事吧?甚麼同志、甚麼感激流涕,錢鋼還是挺會寫的。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遇到百分百的女孩》

四月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後街同一個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過。
或許你也有你的理想女孩。例如喜歡足頸细弱的女孩,畢竟眼睛大的女孩,十指絕對好看的女孩,或不明所以地迷上慢慢花時間進食的女孩。我當然有自己的偏愛。在飯店时就曾看鄰桌一個女孩的鼻形看得發呆。
但要明確勾勒百分之百的女孩形象,任何人都無法做到。我就絕對想不起她長有怎样的鼻子。甚至是否有鼻子都已記不真切,现在我所能記的,只有她並非十分漂亮這一點。事情也真是不可思議。

沒錯,在街上也許與不少這類型一見鍾情的女生擦肩而過,但你從未回眸……她們就是擦肩的女生?要突然想像「百分之百」,完全符合自己的女孩的確難得很。筆者就在輕鐵上碰上了一個禁不住多看幾眼的女生…不,是女人吧。烏黑的頭髮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半大不少的眼眸子裡閃著使不少男性醉倒的晶螢水花,眸下的眼袋的大小恰到好處的掛在其下。往下掃視,掃過櫻唇兩側的小酒窩,在全身漆黑的端莊OL衣服中,竟然有對挺拔的山峰,有如老式飛毛腿導彈般的……

好了,夠了。的確我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女性,但要利用村上所描述的打招呼方式筆者可做不到。不是膽子小,而是,從女性口中吐出的居然是一口流利韓語。無言了。

最後當然是從頭到尾只有用x-ray一樣的眼光對她敬禮了 (笑)。

注︰圖中的是大塚愛。能夠讓筆者突然想起的就只有她了吧 (汗)。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It's Not Me, It's You》

聲音甜美的Lily Allen事隔三年終於蘊釀出一隻新大碟,相比前兩年,經過了流產的她結果竟是漂亮了不少。繼前作《Alright, Still》後,維持一貫electropop的風格,仍帶有一定的玩味感覺。只是相較於前作可愛治癒的感覺減少了,也沒有像《Littlest Things》般心碎的旋律。

反而是粗口增加了不少,簡單一看曲目︰《Fuck You》就清楚易明了 (其他歌曲中也出現不少粗口成份),感覺就像不諳世事的姑娘對諸事的不滿而怒吼,不過基於Lily本來的聲線傾向甜美系,加上看罷歌詞,感覺就變成譏笑嘲諷一般。